(资料图)
4月20日,“百场万企,共话智能”2023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4月20日,“百场万企,共话智能”2023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上海的汽车产业链较为完善,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主要零部件企业,2022年上海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突破8000亿,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0%。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表示,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汽车领域企业始终走在智能工厂建设前列,其中,上汽乘用车获评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延锋汽车饰件、新动力汽车获评国家级示范性工厂,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中汽车领域企业有22家。
上海将如何以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对于这一话题,韩大东提出了几个想法:
第一,坚持以评促改,加大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力度。一是推进智能制造评估诊断“全覆盖”,将继续依托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等智库单位,为规上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评估诊断服务,上海市经信委也将通过“智评券”等方式予以一定的补贴支持;二是“分级分类”加快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一业一策”、“一厂一案”推进改造升级;三是“提质增量”推动智能工厂高水平建设,今年全市将再认定50家以上的智能工厂,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第二,顺应产业和技术变革趋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穿透工业场景、变革生产流程、丰富制造内涵,引领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变。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是上海超大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必然选择,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求,以智能制造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发挥上海丰富场景优势,探索智能制造“上海经验”。未来三年,上海将全面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推进“20035”工程,建设200家智能工厂、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汽车作为上海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叠加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为智能制造创新企业提供了成熟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应用场景。目前,青浦、松江、浦东新区等已出台相关政策并召开专题会议,切实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如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成为“集成+装备”双百亿级集成商。希望智能制造平台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打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等全流程转型“工具箱”和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第四,坚持产业创新各方联动,共同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涉及面广,既需要供给侧支撑,也需要需求侧牵引,更需要产业生态培育。一是要做大做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输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的“上海方案”,打造示范带应用、应用带集成的新模式。二是加强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定制智能制造专属产品,推广融资租赁、效益分享等新模式。目前上海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机制模式,如上汽安吉物流通过上海银行提供的15年期智能制造专项贷款,完成了嘉定整车自动化立体库等。三是争创标准引领新高地。鼓励龙头企业、标杆性智能工厂等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智能装备和智能工厂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