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今年很多地方的小学和初中人满为患。
幼儿园正好相反,开始招不满。
【资料图】
为什么?
看张图你就明白了。
2016年出生人口数达到一个小高峰1786万。
随后就开始连年下滑。
疫情这三年更是断崖式下跌。
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和2016年相比差不多腰斩。
为什么小学和初中人满为患?
因为2016年以前每年出生的人口都在一千五六百万。
这些孩子要上小学和初中了。
为什么幼儿园开始招不满?
看看近几年的出生人口下滑得多厉害就知道了。
有一个明年才能揭开的疑惑。
2023年的新生人口会反弹吗?
疫情过去了,大家是不是可以放心生了。
我个人觉得比较难。
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政策。
但是否管用,现在来看不容乐观。
时代变了,观念变了。
小学生太多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太少了,这关我什么事儿?
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大了。
房地产行业有一个说法。
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人口下滑,房地产行业注定会受影响。
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大。
而且不光房地产,衣食住行每个行业其实长期都是看人口的。
所以经济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经济受到影响,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最明显的就是关系到职业选择。
比如老师一直是稳定的理想职业。
随着人口的下滑,就会出现学校多,学生少的情况。
今年是幼儿园招不满。
这批小朋友上小学时,就是小学招不满,上初中时,就是初中招不满。
学校也会面临合并、关闭的风险,学校少了,老师也有失业的可能。
不光是学校受影响 。
人口变化影响的是各行各业。
只是有些行业先感受到。
今年不少妇产医院已经体会到了,好医院床位还是能住满的,差的就很空。
不少民营妇产医院已经倒闭,产科医生有的转行去了妇科。
几年后,这些出生人口下降年份出生的孩子长大后,住房、教育、消费、各种的需求当然都会减少。
黑天鹅无法预测。
灰犀牛近在眼前。
新生人口的下降就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
大多数人浑然不觉。
也许要等狂奔而来的灰犀牛把他们撞翻在地,才会哭着考虑如何应对。
聪明的你最好早做打算,现在就要为人口不断下滑的未来做一些规划了。
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如果你这个行业的目标消费者,几年或十几年后少了一半,你要怎么办?
如果现在提前做些准备,是不是比到时随机应变强一些?
也许吧,谁知道呢?
总之,人口问题是很多经济现象的底层逻辑。
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看不清的趋势,叠加人口变化来分析,就一目了然了。
上一篇:今日油价消息:全国最新92、95、98号汽油价格公布-视焦点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