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论语:让孩子“1米视角”感受城市友好
改造增设一批“安心通学路”和“爱心斑马线”,到2025年底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向儿童低收费或免费开放,合理增设社区“儿童游戏角”和“街头运动场”,在街区、学校、医院完善儿童活动设施……近日,市发改委印发《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聚焦儿童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提出2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环境总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趣、有品、有温度的生活环境,能让孩子快乐地增长见识、获取知识,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京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就是将儿童友好的理念,细化到孩子们喜欢去的场所、经常用的设施、学习所需的资源中,围绕游玩和求知两个维度,提供适宜的条件和服务,尽可能陪伴、引领和温暖孩子的成长之路。
近年来,适儿化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儿童需求,坚持“1米高度”视角、寓教于乐内涵、安全环保标准,让儿童享有安全、便捷、舒适、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环境和服务;《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将“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城市总规实施方案。保障儿童优先发展,是北京城市发展路上醒目的路标:不断翻新的公共设施、别开生面的社会活动,无不展现对孩子的友好,儿童教育、医疗水平节节攀升,孩子欢声笑语越来越多。
据报道,东城区是代表北京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城区。翻开城区地图,儿童校外实践基地、医疗健康空间、休闲游憩空间等标识星罗棋布,加之寒暑假期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活动,营造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城区生活氛围。就在上个月,西城区也因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建设探索,列入第二批国家试点名单。此版方案立足儿童事业发展基础,在全市范围按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快进键,有助于强化儿童友好的政策制度建设,形成一批儿童友好的“北京经验”,加速建成儿童友好城市标杆。
北京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年人步履匆匆,街道上车水马龙,建筑物鳞次栉比。越是这样的城市,越需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视角看看世界,想方设法为他们开辟贴心便捷的活动空间,方便他们安静地思考,自由地遐想,认真地奔跑,痛快地游乐。托起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微幸福”,这是对儿童身心实实在在的呵护,也是对城市未来的长远守护。让成人与儿童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本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辛音
流程编辑 马晓双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